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知   识

梳   理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关键词汇总如下:

(1)福勒和布朗的三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人际关系。

②关注情境阶段——考试成绩。

③关注学生阶段——因材施教。  


(2)叶澜的五阶段理论

①“非关注”阶段——正式教师教育之前。

②“虚拟关注”阶段——师范学校学习阶段。

③“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阶段。

④“任务关注”阶段——关注教学。

⑤“自我更新关注”阶段——自我规划。


拓  展

延  伸


斯德菲教师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学者斯德菲以自我实现理论为依据,提出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他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①预备生涯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主要为新任职的教师或重新任职的教师。此阶段教师具有的特点是: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②专家生涯阶段。

此阶段教师具有的特点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技巧;有较高的透视力,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并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值;能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③退缩生涯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往往表现出倦怠感,很少致力于教学革新,防范心理严重,在教学上表现出无力感,需要得到帮助。


④更新生涯阶段。

此阶段教师在开始出现厌烦的征兆时,就采取较为积极的应对措施,重新振奋起来,并回到追求专业成长的状态,但更成熟、更有针对性。


⑤退出生涯阶段。

教师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他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则进入了这一阶段。




最新评论



下载粉笔App,获取更多专业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