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十道教综单选题,招聘与资格证的伙伴都要注意!陷阱多多,能全对算你厉害!
——————
1.幼儿时期孩子从学会爬到学会走,童年时期孩子从学习拼音到学会识字,少年时期孩子从直观思维转向到抽象思维,这些都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答案】D
【解析】
因为出现三个时期,容易选成阶段性。原题问“这些都”,“都”字是重点,应该答出共同规律。这道题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仔细读题,不要忽略关键字。
知识点回顾
辨析阶段性/顺序性
阶段性,指不同阶段面对的特点不一样,任务不一样。
顺序性则强调顺序,就是从……到……方向或过程。顺序性方向不可逆,不可以跨越。
——————
2.“聪明早慧”与“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
【解析】
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体现个别差异性。注意差异性是指不同人之间的比较,其他规律则发生在同一个体身上。据此来辨析
——————
3.对“男子私刻公章救病妻”的讨论中,栗子认为这位男子犯错就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不然其他人也这么做社会就乱套了,这说明栗子的道德认识处于( )。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惩罚与服从道德取向阶段
C.相对主义取向阶段
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答案】D
【解析】
本题容易错选成B,考察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惩罚与服从道德取向阶段”的意思是,认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是不对的行为。而题干的重点在于“法律”制裁。这种看法,要么处于“遵守法规和秩序阶段”,要么处于“社会契约阶段”。题目只有社会契约阶段,因此选择社会契约阶段。
知识点回顾
——————
4.“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 )。
A.表现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答案】A
【解析】
考查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包括四种。
普遍性目标,指的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所有学科都具有指导意义,比如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比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表现性目标,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学生学完之后可以自己作词作曲。
行为性目标是预设,实现预设好的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比如事先预设会写三个生字,这是具体可操作的。题干中不是具体可操作的,是抽象的,因此该选项错误。
生成性目标,特点是非预设的,在实际过程中生成的。比如上课突然飞进来一只鸟,老师就利用鸟进行讲解,这是生成性目标。
所以本题选A。
——————
5.不容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是( )。
A.开始上课时
B.教学活动转换时
C.正常上课时
D.上课即将结束时
【答案】B
【解析】
A选项开始上课时,是容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为开始上课很难进入学习状态。C选项正常上课容易疲惫,容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B选项教学活动转换时,比如老师说“现在要把讲义翻到哪一页”,学生跟着老师指令做,不容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
知识点回顾
——————
6.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需要在家长、教师的监管下完成作业,这说明小学生意志力的特点是( )。
A.自制性弱
B.自觉性弱
C.坚韧性弱
D.果断性弱
【答案】A
【解析】
本题容易错选成B。自制强调自己控制自己,自觉是主动做一件事情。题目中小学生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控制下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说明自制性弱。
自制性强调人和外界的关系,比如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压力;自觉性强调人和自身目的之间的关系,小明意识到自己英语成绩不好,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每天早起记单词就是自觉性。
技巧:有外界是自制,只有自我是自觉。
——————
7.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学生把“干燥”写成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脚”,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该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D
【解析】
本题容易错选成B。直观性原则是讲抽象概念时,帮助学生形成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以致用。直观性原则表现为言语直观,如给南方的学生讲解雪,通过描述雪花的颜色、状态、气味的语言来讲解,属于言语直观。题目中买和卖是理论,多了就卖和少了就买是生活实际,属于理论联系实际。
技巧:用A来解释A,属于直观性原则;用B来解释A,属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8.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实际需要参加课外活动,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
A.自主性
B.伸缩性
C.自愿性
D.随意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容易错选成A。D选项随意性是干扰选项,课外活动没有随意性,排除。C选项自愿性,是指自愿选择是否参加,题干中说根据兴趣、特长、需要参加,因此是自愿。A选项自主性是在活动展开过程中自己动手自己设计,题干中没说自己动手设计,且课外活动尚未展开,排除。B选项伸缩性是指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小范围可以灵活处理。
技巧:活动前是自愿性,活动中是自主性。
——————
9.14岁的张某就读于某寄宿制学校,某晚就寝时头朝无护栏的方向(床符合国家标准),宿管老师巡查时多次口头提醒张某头应朝有护栏方向睡觉,张某根本不听,次日凌晨,张某从上铺无护栏处摔下,造成左眼失明。此案中校方( )。
A.担全部责任
B.无责任
C.承担次要责任
D.承担主要责任
【答案】B
【解析】
做法律法规题不要让常识和人情作为自己的思考点,而要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判断。
知识点回顾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答案】C
【解析】
本题有人会选B。原因其实是教材的版本不同……
做这种题,只能记住答案和版本了。
如何提高正确率?
熟悉教材讲义记牢知识点;易混处注意辨析技巧;认真读题,慧眼巧识出题陷阱;按知识作答而不要凭感觉想当然,你一定也能做对的!
——小粉笔
更多教师考试干货关注微博 @粉笔教师招考, 微信公众号:粉笔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