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事件 · 政策 · 媒体
热点事件
话题初探
“文物修缮”属于文化领域,是近两年来考察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物修缮之所以引起关注,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领域的关注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文物修缮、保护与文物的开发利用需要平衡,在涉及文物、文创、文旅、文化等主题的题目时,均可灵活化用文章相关内容。
针对文化话题,在具体分析时,可以从多维度进行分析,物质基础的维度,政策重视的维度,群众意识的维度都可以进行思考分析,也可以深度思考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文化领域作用于经济领域,群众意识的提升可促进文化的活跃等。
近日,有关贵州梵净山景区的航拍视频引发热议。网友发现,梵净山金顶上方的两处寺庙,由原来古朴的灰色变为粉色。据报道,景区在未完善手续的情况下启动对金顶建筑的外墙维修,擅自更改墙体的颜色,改变原有外观。金顶上的两处庙宇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漆成粉色实是一种“破坏性维修”。而作为世界性自然遗产,梵净山应得到妥善的保护,不应随意破坏其中的建筑样貌。目前,相关人员已被立案调查,专家组已现场指导维修工作,将尽快恢复建筑原有风貌。
宏观政策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要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监测,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牢牢守住文物安全底线。要对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心存敬畏,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成为增进全民族历史自信与历史认知的重要源泉。
媒体评论
世界遗产建筑被偷偷改色?
修缮式破坏不能屡屡重演?
光明网(节选)
需要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本质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不是为了谋求利益。只有尊重历史和文化,才能真正地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