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也是考试中的考点,除了大会的主题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些关键词之外,报告中还有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考点呢?今天就跟着小粉笔来总结一下二十大报告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考点合集。
经济建设
1
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3.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5.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6.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7.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
2
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2.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3.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
政治建设
1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1.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2.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3.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
2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3.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文化建设
1.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3.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4.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5.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社会建设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2.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4.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6.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7.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8.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建设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2.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