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的公文文种

考点频次

公文文种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查方法就是给一个例子,让你判断应该使用哪个文种,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不同文种的适用范围还有他们之间的区别。今天我们总结几种考试中常考的公文文种。

考点细化

一、通知


1.公文之王

通知这个文种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故被称为“公文之王”。

2.公文中的“轻骑兵”

通知这个文种使用起来像古代骑兵一样灵活方便,故被称为公文中的“轻骑兵”。

3.通知侧重于要求下级机关执行某件事。

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通知》

国务院给各个政府发了一篇公文,要求各个省政府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就是要求省政府去执行和落实人口普查这件事。

4.通知也可以发给同级机关。

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庆节放假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给四川省政府发关于国庆节放假安排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务院的辅助机构,而国务院直接领导四川省政府,他们是上下级关系,所以国务院办公厅和四川省政府是同级机关。综上所述,通知也可以给同级发。 

5.通知还可以用来批转和转发公文。

如果考试中出现有一篇文章是转发的或批转的,用的全部都是通知这个文种。批转和转发的区别在于转发不限定转发对象,批转只能上级批转下级。

二、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告知情况。

考试考的最多的是当表彰性通报,会涉及到它与表彰性决定的区分。


首先,决定侧重于写某人的具体事迹,侧重于对于这个事本身的传达,而通报的侧重点是令这个事情起到一个宣传号召的作用,所以通报的特点是教育性和说理性。

其次,发表彰性决定的机关通常是被表彰对象的非直接上级机关,比如说,市教育局可以对某个学校的某个老师发表彰性决定,市教育局并不是这个老师的直接上级。而发表彰性通报的机关通常是被表彰对象的直接上级机关,比如说某个学校的某个学院就可以为学院里的某个老师发表彰性通报,因为这个学院就是这个老师的直接上级。

三、报告

1.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

报告是上行文,行文目的是汇报工作。

2.报告具有单向性

下级只是汇报一下工作,上级不一定要回复。

四、请示

1. 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或批准。

请示是上行文,行文目的是为了请求批准。

2.请示只能事前请示,不能事后请示。

3.下级向上级发请示,必须一文一事。

一个请示只能表述一件事情,如果有两件事情,需要发两个请示。

4.结束语

写请示的时候,一般在结尾处写上“当否,请批示”或“妥否,请批复”。下级向上级发请示,应该用的是征询的语气。

5.请示具有期复性

下级请求上级批准,用的是征询的语气,上级需要回复。

6.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事项中夹带请示事项

报告具有单向性,不需要上级回复的,而请示具有期复性,需要上级回复,所以两个肯定不能混在一起。

五、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请示具有期复性,下级请求上级批准,用的都是征询的语气,上级需要回复。上级回复发的公文是批复,所以批复和请示是同时出现的,不能单独出现。

六、议案

1.议案里会涉及到一些超出政府职权范围的事情,所以此时政府需要向立法机关人大提请审议,就需要发议案。省政府发给省人大或省人常,市政府发给市人大或市人常。

2.议案是平行文

因为议案是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常发的,所以是平行文。

七、函

1.函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发公文。

“不相隶属”就是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之间谁也不能领导谁,谁也不能对谁负责,不是上下级,比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东省财政厅。只要两个单位之间不相隶属,用的就是函这个文种。

2.结束语

写函的时候,一般在结尾处写上“特此函询/达”,意思就是“我特意给你发了这份函来问候你”。结尾也可以写上“如蒙惠允,不胜感荷”,意思就是“如果得到了您的允许,我会特别感激的”。函是用来发给不相隶属的机关的,语气一定要谦和得体。

八、纪要

1.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的主要情况。

考试中经常用“会议记录”当做干扰项,会议记录适用于记载会议的全部情况的,并不是法定公文文种。

2.纪要是一个记录性的文种。

考点梳理


以上就是几种考试中常考的公文文种的内容梳理,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重点要掌握几种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主要特点与他们之间的区别。



最新评论
{{comment.senderUser.displayName}}
{{comment.comment}}
{{comment.createTime | date: 'yyyy-MM-dd HH:mm'}}



下载粉笔App,获取更多专业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