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做知道的哲学常识常考点
事业单位笔试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谁是本原,即何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比如,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五行学说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的官方哲学。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物是观念的集合;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我思故我在;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等。

2.客观唯心主义

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理在事先;老子的“道”;绝对观念论等。

(三)哲学发展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辩证法: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

2.形而上学:坚持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多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

1.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知识拓展

物质的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即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整体上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否认静止及其相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

3.相关谚语

运动与静止统一的谚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形而上学运动观的谚语: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天不变,道亦不变;刻舟求剑。

相对主义的谚语: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辩证法之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

2)普遍性:事物之间、内部各要素之间。

3)多样性:形式是多样的。

4)条件性: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5)系统性: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可构成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运动和变化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而发展一定是上升的。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代表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知识拓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观念是与系统的观念结合在一起的。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和部分(局部)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2)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

(3)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如谚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4)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常见的哲学谚语

普遍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叶知秋。

事物发展: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光阴四季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芝麻开花节节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辩证法之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亦称矛盾规律。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的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表现在即处处有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二者的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

②二者的联系:

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两点论和重点论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4.内因和外因

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常用的哲学谚语

①两点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②重点论: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打铁先得本身硬;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好酒不怕巷子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④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将手下无弱兵;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

⑥矛盾的同一性:不见高山,不显平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和度

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度: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限度、范围。

2.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3.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事物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坚持适度原则,注意事物的数量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常用的哲学谚语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②适度原则:欲速则不达,把握分寸,把握火候。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任何事物都存在肯定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趋势。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4.常用的哲学谚语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好事多磨;自古雄才多磨难;阳光总在风雨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认识论

一、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人类最根本、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二、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通过肉体感官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总之,实践、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把人引向歧途。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避免教条主义。

四、知识拓展

1.​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常见的哲学谚语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百闻不如一见;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久病成良医;想要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的,就得尝一尝。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胜于雄辩;想要知道梨子是不是甜的,就得尝一尝。

③正确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趁水和泥,趁热打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

 

历史唯物主义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2.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既承认英雄对历史的推进作用,又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3.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把人们的主观思想动机,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看成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把在社会历史之外的某种神秘的、虚幻的精神力量,如把“天命”、“神”、“绝对精神”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总之,唯心史观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常考的两种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时势造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1.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国家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阶级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3.考点扩展

(1)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例如: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等。

思想上层建筑,例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2)国体和政体:

国体: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亦称国家的阶级本质。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国家,它是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政体: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政体由国体所决定,与国体相适应,政体为国体服务。因为具体的情况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政体。

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国家,它是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

1)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

2)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2.人的价值

1)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2)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最新评论
{{comment.senderUser.displayName}}
{{comment.comment}}
{{comment.createTime | date: 'yyyy-MM-dd HH:mm'}}



下载粉笔App,获取更多专业考试资讯